今天,若要快速读懂中国,去北京展览馆转一圈再合适不过了。
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24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编年体式形式向公众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其中,新中大江体育路成就耀眼夺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10月10日,记者走进了北京展览馆。置身展览馆内,仿佛踏入一个从1949年通往2019的“时光隧道”。徐徐前行,七十载流金岁月在身边自然流淌。从国事、大事、大国重器到家事、小事、日常工具,从衣食住行到高新科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献实物、一段段生动的视频解说、一个个逼真的沙盘模型,立体化、全景式、沉浸式的展示手段,让观众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触摸时代的脉动、感受社会的发展。
铁路成就是新中国70年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铁路巨变的窗口,可以窥见祖国的发展变迁、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大江体育路如何实现从“追赶”到“领跑”,高铁又如何改写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且看展览馆内的铁路大事件。
1952年7月,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1969年1月,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韶山1型电力机车批量生产;1975年7月,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线开通;2006年7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2011年6月,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开通运营……铁路领域的“新中国第一”为70年沧桑巨变写下生动注脚。
铁路的高光时刻绝不止于此。曾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行困难成为人民追梦路上的最大拦路虎。1970年,数十万铁路建设者攻坚克难,历时12年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最不可能建筑铁路的地方,建成了成昆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一大奇迹。曾经,古道黄沙,驼铃悠悠;2016年6月,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风笛嘹亮的钢铁驼队成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曾经,绿皮火车满载着对远方的想象与渴望;而今,日益庞大的复兴号家族掀起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风……
展览馆内,众多参观者聚集在铁路成就展览前,他们驻足、谈论、拍照、分享。来自成都的王先生和妻子在成渝铁路建成通车的青铜浮雕前合影留念。在复兴号模型前,一位母亲自豪地向孩子介绍复兴号:“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名片。你看它的车身线条多么流畅,运行时速高达350公里,就像贴地飞行一样。别看它跑得快,但非常稳,立硬币都不会倒……”
现在,路网在加密,列车在提速、服务在优化,一个流动的中国“人便其行、物畅其流”,群众的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铁路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更多“第一”,持续书写中大江体育路新的荣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刘一嬴摄